灰豆果:
仡佬灰豆果是由贵州省播州区红心村双龙组吴氏仡佬族村民(仡佬灰豆果传承人:吴明金)选用当地优质黄豆、荞麦灰、秘制酸汤、优质水为原材料,并严格按照时代相传的民间技艺手工精心制作而成。
制作灰豆果的原材料黄豆都是当地农民自己种的,没有任何污染,绿色,天然,无任何添加剂。盛豆浆用的是天然木桶,点豆腐用的是卤水,晾晒也用的是天然的木栅,炒豆果的灰则是草木、荞麦,这几样混和在一起能为人体补充锌、铁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植物蛋白,并且不含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。仡佬灰豆果是最具仡佬族特色且最受欢迎的养生美食。仡佬灰豆果属于豆制品,是通过豆腐再加工制作而成,经多次这样检测后确定,富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(钾、铁、锌、钙、钼等)、氨基酸和丰富的植物蛋白,并且不含胆固醇和任何食品添加剂、防腐剂,其特点有皮酥脆醇香、肉细嫩可口、口感纯正、回味绵长等。
宴客:
仡佬族宴客用“三幺台”,十分隆重,是三种富有特点的席面。第一台为茶席,请客饮清茶,辅以糖果、点心、千果;第二台为酒席,饮白酒,佐以凉莱、腌莱、香肠等;第三台为正席,上饭菜,有扣肉的称为大菜,另有各种小炒。客人不放下筷子,主人就得奉陪到底,以示敬重。
尊客重道的“三幺台”:
“三幺台”是仡佬族的传统习俗,主要流传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与重庆武隆、南川接壤,且田园肥美、文化相对发达的三桥、大磏两镇。
所谓“幺台”,即道真方言“结束”之意。宴席中的“三幺台”指每餐筵席需经三台(次)方告结束。
第一台为茶席:
茶多为土茶,道真则喝油茶,每位客人盛油茶一碗,并辅以粽子、米团子、麻糖杆、芝麻饼、洋芋片、南瓜子、板栗、白果等若干食品。喝茶以大土碗盛,以解渴除乏为主。所谓“大碗喝茶,
大碗喝酒”,正因黔北民风豪爽。吃毕,撤去碗盘,留下筷子,称为“一幺台”。
第二台为酒席:
伴以腊猪肚、猪腰、猪心、猪舌、豆芽等干盘或凉菜。摆放好杯盘碗盏后,首先焚香化纸,拜祭祖先,一是表示不忘祖先造福后人的功德,二是恭请祖先神灵共享佳肴。不过现在除了过年过节,这一步骤已不再进行。祭拜完成后重邀客人入座。菜的内容不定,但必须是九盘。酒多是自酿的苞谷小锅酒。当地饮酒习惯,凡端杯者,一定要喝三杯,不饮酒者以茶代酒。第一杯为敬客酒,由主人发话,向每一位客人敬酒,说一些欢迎和谦词,先干为敬;第二杯为祝福酒,由客人代表说一些答谢及祝福的话语,然后共同干杯;第三杯为孝敬酒,晚辈向长辈敬酒,晚辈必须等长辈喝完酒后再喝。待酒将酣,二台席结束,紧接着上第三台席。
第三台为正席:
亦称“饭席”,以吃饭为主,菜的碗数仍然是九碗,俗称“九大碗”。“九大碗”是“登子肉”、酥肉、肉圆子、油果豆腐、灰豆腐、扣肉、黄花菜、笋子、汤菜等。其中“登子肉”又叫“大菜”,任何时候都不能少。吃菜时,晚辈不能随意用菜,每碗菜都必须等长辈先吃后才能动筷,尤其是吃“登子肉”。
“登”是古代祭祀时盛肉食的礼器,《尔雅·释器》说“瓦豆谓之登。”可见,而长辈夹菜时,要邀请大家一起用菜。吃完饭后,平端或合举筷子,示意“各位慢用”。晚辈等到长辈吃完饭,才能退席。“登子肉”的称呼是从“登”这种盛肉的祭祀礼器得来的,其他接礼器得来的菜式造型非圆即方,寓团团圆圆、四季发财。吃毕,便是“三幺台”。
“三幺台”风味食品众多,饮食方式独特,且餐饮过程,十分注重礼仪秩序,一般来说,有年长的长辈在,则由长者举筷宣布每一席的开始,长者动筷后后生们才可动筷。如果没有年长者则是由客人举筷,或是宴席主人邀请客人动筷。
开场时,往往还有个开场白,又或者说是欢迎词,比如:
宾朋好友八方来,仡佬山乡添光彩,欢天喜地迎贵客呀,宴席摆起三幺台。
宾朋好友八方来,仡佬山乡乐开怀,山也欢来水也笑哇,贵客来到仡家寨。
宾朋好友八方来,仡山花儿正在开,采花请进仡山庄呀,山庄只等贵客来。
宾朋好友八方来,仡山花儿开不败,山好水好人更好哇,欢迎你到仡山来。
群众借着“三幺台”闲话家常,又或是互通有无、交流信息、沟通情感,气氛一派祥和。加上饮食的三重分类,可谓民族饮食的展台。有些人家还会在“三幺台”时对歌抒情。“三幺台”的顺序安排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,“酒席”之前先上“茶席”从健康科学的角度上讲,也是为第二台的酒席做个铺垫,避免第二台席上一不小心吃过多的高脂、高热食物,同时,也避免空腹饮酒造成身体的不适或伤害。
“三幺台”注重礼数,但却不是沉闷拘谨的,正相反,仡佬族豪爽的性格在席间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茶席时还温文儒雅互相客套两句,到了酒席就不同了,在这一轮酒席后都要吃好喝足,吃到有八分醉意,走路脚好像踩在天上的云层上软软的、一脚高一脚低的好似神仙一般,这样才表明主人的热情,说明宾客领受了主人的情意。主客开怀畅饮,不醉不休。主客在饮酒喝茶之际,正是互诉衷肠、增进情感之时,
待酒足茶酣以后,
才撤去碗盏进入第三台。由此可见,“三幺台”不仅是民族礼仪的讲台及民族情怀的歌台,也无疑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是仡佬人奉献给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份厚礼。
“三幺台”究竟是何时兴起的?据民间传言,作为“三幺台”主食的油茶,约形成于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。但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习俗,三幺台应是地域、自然、历史、人文、物产等因素作用的产物。其不断发展的过程,折射出一个地域、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。三幺台的文化特色已引起学术界、新闻界的广泛关注,部分有识之士已将其引入民族食品的开发之中,其美好前景不断展现出来。